TECHNICAL ARTICLES
氣體成分:確定廢氣中的主要污染物(如VOCs、H?S、NH?等)、氧氣(O?)、可燃氣體(LEL)、以及可能存在的毒性氣體(如CO、NOx)。
檢測參數:濃度范圍、溫度、濕度、壓力、流速等。
便攜式檢測儀:用于臨時檢測或泄漏排查(如PID檢測器、紅外分析儀、電化學傳感器)。
在線監測系統:連續監測關鍵參數(如VOCs濃度、O?含量、溫度)。
防爆要求:若存在爆炸性氣體,需選用防爆認證設備。
檢測人員需佩戴PPE(防毒面具、防護服、氣體報警儀)。
確保管道處于負壓狀態,防止氣體泄漏。
提前關閉RTO系統或隔離檢測段(如需近距離操作)。
代表性位置:在管道直管段(距彎頭/閥門≥5倍管徑處)設置采樣點,避免渦流干擾。
多點采樣:若管道截面大或氣流不均,需網格法多點采樣。
抽取式采樣:
冷干法:通過冷凝除濕后檢測(適用于高濕度廢氣)。
熱濕法:保持氣體高溫狀態(防止VOCs冷凝損失)。
濃度檢測:VOCs總濃度。
爆炸風險:監測LEL(爆炸下限)。
氧含量:維持O?在8%~12%(燃燒效率與安全平衡)。
使用標準氣體校準儀器。
補償環境干擾(溫度、濕度、交叉敏感氣體)。
合規性:對比排放限值(如非甲烷總烴≤50 mg/m3)。
燃燒效率:計算VOCs去除率(需≥95%)。
異常排查:若檢測到甲烷峰值,可能提示RTO燃燒不充分或旁路泄漏。
調整RTO參數:提高燃燒溫度或延長停留時間。
檢查預處理:確認前端冷凝/吸附系統是否失效。
立即停機,注入氮氣惰化管道。
排查泄漏源(如法蘭密封、閥門故障)。
低氧(<8%):檢查燃燒器供風系統。
高氧(>12%):可能空氣滲入,需密封管道。
定期校驗:傳感器每3個月校準一次。
防堵措施:采樣探頭需定期清潔(尤其高粉塵廢氣)。
防腐蝕:選用耐酸材料(如聚四氟乙烯涂層)應對含硫廢氣。
應急方案:配備快速切斷閥和噴淋系統應對突發超標。